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探索核能奥秘,融入“一带一路”机遇之路

时间:2024-08-17 09:37:39 关注: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丝绸之路精神,8月6日上午,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丝路新语”团队在指导老师陈莎莎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前往田湾核电站参观学习。本次学习由田湾核电科技馆讲解员周昕媛接待。
  田湾核电站是中俄两国在加深政治互信、发展经济贸易、加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方针推动下,在核能领域开展的高科技合作,是两国间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九五”计划开工的重点核电建设工程之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高公岛乡柳河村。
  在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来到田湾核电科技馆,开启了一段充满科技与智慧的研学旅程。科技馆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为企业宣传区,二楼为科普宣传区。展示内容包括核工业与核电发展史、田湾核电站机组介绍、核能知识等方面的内容。田湾核电科技馆作为专业核电科普馆,通过机组模型、互动答题一体机、智能触控系统、中控系统、多媒体互动展示屏等形式,以沉浸式、互动性、科技感为一体。让同学们在参观体验中,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爱国之心与报国之志,学习到“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图为成员参观核电站科技馆。华雨晨 供图
 
  参观过程中团队指导老师陈莎莎就田湾核电7、8号机组和最初的1、2号机组的区别向讲解员提问。讲解员周昕媛解释道:“就外观来说,一个是平顶,一个是穹顶。VVER-1000正常来说是二代核电机型,只不过是增加了许多的安全系统,1-4号机组也能够满足第三代核电机组的安全要求,但7、8号是完全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在模型展示区,同学们见到许多核电机组剖面图,详细了解了其中的内部装置。通过视频和电子触控功能,大家直观地了解到先前介绍中“平顶”优于“穹顶”的奥秘在于增加了许多水箱以保证机组温度。
  参观学习之余,同学们也破除了许多先前对“核电”的误解。考虑到学科差异,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讲解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是‘充电宝’,控制棒是‘油门’、‘刹车’,所以核电站是可控的,并不会随意爆炸,我们不必谈核色变。”团队成员辛惠惠也表示,她此前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也有所担忧,但了解后,明白核电站的防护措施比较严密,日常生活中也有对核辐射进行实验和监测,放心许多。
离开科技馆,成员们前往核岛观景平台。作为一种零排放的绿色能源,田湾核电一直以来以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为中国发展“强筋壮骨”。白云悠悠飘碧海,青山脚下驻人家。站在基地的观景平台上,海天一色的风景尽收眼底,周昕媛老师笑称:“这是我们与‘核’靠得最近的一次。”同学们在观景平台上,领略6台核电机组的巍峨壮观,还可以看到7、8号机组建设现场,感受核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核电的魅力。
  谈到中俄核电大项目合作,讲解员周昕媛表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江苏核电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江苏核电正在进一步扩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技术服务、设备出口等方面的合作。她列举道:中核人远赴巴基斯坦,建造“华龙一号”;深入阿尔及利亚,改造比林堆;重回加纳,致力微堆低浓化;坚守沙特,开展铀资源勘查;联袂法国,合作核燃料后处理;牵手拉美国家,推动核电项目落地;援助柬埔寨,实施乡村供水项目;奋战马来西亚,承建石油炼化工程……听完介绍,成员们切身体会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核故事”正在上演,“中核智慧”正在贡献,“中国方案”正在实施。

图为讲解员向成员介绍沙盘模型。华雨晨 供图
 
  在这次意义非凡的旅程中,同学们不仅深入探寻了核能的奥秘,领略了现代科技的璀璨魅力,更在实地体验中深刻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焕新。团队成员居煜哲感悟:“中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前30年,中国核工业人创造了‘两弹一艇’惊世伟业;后30年,中国核工业人创造了‘两堆一机’伟大成就,谱写了中国核电发展的华丽篇章;新的30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核电’,让一带一路精神传承下去。”(通讯员 居煜哲)

图为团队成员在入口处合照。秦捷 供图
作者:居煜哲 来源:丝路新语团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