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园林甲天下,拙政园林甲江南。”的美誉下,2024年8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丝韵——探遗苏州”团队,走进了这片充满吴文化气息的古典园林。 此次活动以“走进苏州,探寻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主题,旨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文化,更好的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欣赏古典园林艺术,感受园林之美,领悟吴文化之美。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苏州漆扇的照片 赵梓岑摄
在拙政园的入口处,团队成员们首先被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所吸引,上面刻有“拙政园”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彰显着园林的悠久历史。
步入拙政园,仿佛穿越至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之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平江路的古朴风情与拙政园的精致交相辉映。团队成员在古树下合影留念,记录下与古典美的瞬间交汇。
在合影之余,成员们还参与了园林的导览活动,由资深导游详细讲解了园林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色,让学生们对拙政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图为拙政园亭外一景 赵梓岑摄
拙政园,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四大名园之一,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依旧保持着那份古朴与典雅。全园以水为魂,碧波荡漾,占据了园区的五分之二,与假山、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再往里走,让人不禁感慨它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空间层次。园林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则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内假山堆叠,形态各异,与池水、花木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在中花园,团队成员们还特别参观了著名的“远香堂”,这里曾是园林主人接待贵宾的地方,堂内装饰典雅,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气息。
更令人惊奇的是,拙政园还巧妙地运用了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造园手法,将自然界的万千美景巧妙地融入有限的空间之内,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在园林的一角,团队成员们发现了一处巧妙的借景——远处的北寺塔在园林的水面上形成了美丽的倒影,让人不禁赞叹造园者的智慧。
园林的匾额楹联都与周围景观息息相关,或写实景,或咏虚境。如嘉实亭的“江梅有嘉实”与四周枇杷巧妙呼应,如枇杷园东南角的听雨轩,轩前一波碧潭,轩后芭蕉列于窗前形成翠绿的画屏。雨落之时,各色声起,雨打芭蕉,如落玉盘。
在听雨轩,团队成员们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雨”活动,闭目聆听雨滴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
夏日炎炎,荷花在池中绽放,清香扑鼻,为游客带来一丝凉意与惬意。而那些历经沧桑的古树,更是见证了园林的兴衰变迁,它们枝繁叶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这些古树不仅是园林的点缀,更是历史的活化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在古树下,团队成员们围坐一起,分享了各自对于园林美学和历史文化的见解和感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图为拙政园中芬芳的花卉 赵梓岑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丝韵-探遗苏州”团队领略了拙政园的绝美风光与精妙布局,感受到了吴文化的雅致、智巧、细腻、柔美,深刻体会到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古典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