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扎根家乡,建设乳山”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1-13 19:07:09 关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指引要求,高质量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化我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了解家乡生活、走进社会,共青团乳山市委暑期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主题活动。
一、风从海上来,参观海上风电产业
风从海上来,万里势如虹。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指引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全面感受乳山建市3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立市、工业兴市”的战略部署,激发青年大学生扎根家乡建设的热情。团市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乳山市2023年“返家乡”青鸟学子实习实践培训交流会。
会上,首先播放乳山市情宣传片和威海市青年引才宣传片,带领学子们重温乳山历史渊源、了解家乡发展动态,深刻感受家乡对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的期待与大力支持。随后,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服务科科长姜冬向青年学子们详细介绍乳山市人才政策,诚挚邀请省内外高校学子来乳发展和就业创业。会上邀请了五位学生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实习经历,畅谈实习实践的收获与感想。学生代表们纷纷表示,“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踏入社会试探的良好机会,希望通过实习实践来提升个人能力、投身基层实习,将论文写在家乡的大地上,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最后,团市委书记于松伟对实习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他希望,实习大学生们要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牢固树立“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家乡”的精神追求,严格遵守纪律,用积极的态度、赤诚的初心,高质量完成好单位交待的每一项工作,展现出青年人该有的朝气和形象。
会后,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和参会大学生共同参加首期“风从海上来,参观海上风电产业”主题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参观了乳山市海上风电相关制造企业,前往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乳山中车同力钢构海工制造基地和远景乳山零碳产业园,通过近距离参观海上风电设备组装,带领大学生学习海上风电相关知识,了解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规划布局,感受乳山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大学生们的家乡自豪感。
二、论诗长安三万里,共话网络文明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指引要求,扎实推进安全、文明上网,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明氛围,引导青年大学生全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团市委开展第三届山东网络文明周宣传活动,并组织大学生集体观影《长安三万里》。
网络文明是伴随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文明形态,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成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团市委有关同志带领大家学习网络文明相关知识,并对在场大学生发出号召,倡议大家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培育文明用网习惯、践行诚信规范。随后,由学生代表带领大家集体宣誓。大家纷纷表示,将发挥好青年群体的带头作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循爱国、守法、公正、诚信的原则,以安全办网、文明上网为荣,净化网络环境,抵制不文明行为,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
学习完网络文明知识后,观影活动正式开始。该片以动画的形式,全新呈现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群像及经典唐诗名篇,跨越千年历史,让观众领略到诗意之美以及传统文化之美。在小学时,我们就学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是那样轻快、兴奋、激昂,仿佛一个少年经历着人生中最畅快的时光。可谁又想得到,这是李白在遭遇巨大人生苦难之后写就的兴奋之作。仿佛所有的苦难都从未发生过,仿佛未来依然灿烂如光。在电影中,看着李白划着小船,吟着“轻舟已过万重山”时,很多人早已泪流满面。“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初时,我们以为这些困境无法逾越,仿佛身处在绝境之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终于意识到,这些所谓的不可逾越,其实只是生活中一段短暂的起伏。当我们抬起头回望过去时,方才发现,这些曾经让我们犹豫和彷徨的坎坷,不过是生命长河中一抹微不足道的浪花。借此机会,带领大学生重温历史,全面感受传统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探索海洋文化,开启踏浪之旅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指引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全面感受乳山建市30年来的发展变化,深入体验乳山特色小镇建设成果,激发青年大学生扎根家乡建设的热情。团市委开展第三期“返家乡”实习实践活动,并举行“踏浪少年 夏日逐High”庆祝乳山建市30周年“青鸟计划·感知乳山”暑期大学生专场联谊晚会。
第一站,台依湖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台依湖酒庄酒产业小镇致力于打造集生态农业、红酒文化、创意研发、度假庄园、生态游憩于一体的国际顶级的山水风情酒庄酒产业小镇,也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试点示范区。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大学生们参观了葡萄酒庄园和地下酒窖,近距离学习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并且直观感受到其作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试点示范区,为周边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第二站,海防古所、牡蛎小镇——海阳所镇。海阳所镇作为全市经略海洋前沿阵地,始终把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发展蓝色经济作为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构建“一镇一带三岛”海洋发展新格局。其中,“一镇”即以牡蛎产业为核心,以牡蛎欢乐城建设为“突破点”,打造集牡蛎文化展示、牡蛎美食体验、牡蛎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牡蛎文旅特色小镇。本次活动依托海阳所镇海洋资源和特色牡蛎资源,带领大学生们前往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观摩牡蛎加工现代化生产线。随后大家前往白沙口大桥,在碧波细沙间肆意感受阳光与海浪,体验赶海的无穷乐趣。大学生们还参观牡蛎博物馆,了解乳山牡蛎养殖历史和民俗风情,并在牡蛎欢乐城举行“踏浪少年 夏日逐High”乳山建市30周年“青鸟计划·感知乳山”暑期大学生专场联谊晚会,用烧烤和篝火,让学子们感受这份独属海边小镇的热烈情怀。
晚会现场,海阳所镇团委书记苗勇致辞。苗书记向大家宣传推介海阳所镇,真诚邀请并热烈欢迎青年大学生们多多了解海阳所、走进海阳所,感受这个海边小镇对青年人才的诚意与热情。随后,兼职副书记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各种小游戏穿插在节目中,充分带动在场大学生和观众们的热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活动最后,共青团乳山市委书记于松伟作总结讲话。值此建市三十周年之际,于书记寄语青年大学生,乳山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贡献,乳山的未来也离不开青年的力量。“树高千尺不忘根”,希望大学生们讲好家乡故事,当好乳山的代言人,鼓励青年大学生为新时代现代化乳山建设做出贡献。青春的风吹到海阳所,碰撞出绚丽的花火。最后,大家点燃篝火,齐唱团歌。夏日的晚风与少年的奕奕神采定格在这一瞬,火光映衬下,大家的心比篝火更炽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且难忘,但故事并未结束,我们仍在路上。
地区的发展,镌刻着青年的足迹;城市的未来,寄托于青春的力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力求在影响力、覆盖面和育人成效方面取得更多实打实的工作成果。乳山市作为全国“返家乡”社会实践重点开展县,通过开展“青鸟计划·感知乳山”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全面感受乳山发展新变化和丰厚的人文底蕴,提升大学生家乡自豪感,激发青年大学生扎根家乡建设的热情,为新时代现代化乳山建设做出贡献。
 
作者:许宜琳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