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蒋蔚团队开展天宝村春节传统文化实践
时间:2025-02-23 13:13:58 关注:
天宝村春节传统文化实践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春节,本团队前往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天宝村,亲身参与并体验了家乡独特的春节传统习俗,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一、除夕前的忙碌与期待
除夕前一天,天宝村便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喜悦的氛围中,家家户户都在进行大扫除。我也加入其中,和家人一起拿起扫帚、抹布,对屋内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清扫。从屋顶的灰尘蛛网,到家具的缝隙,都被仔细清理。在清扫过程中,长辈们告诉我,大扫除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房屋,更重要的是要扫去过去一年的晦气和不如意,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这一习俗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对精神层面的净化和期待。
二、除夕的团圆与欢乐
除夕当天,天还未亮,整个家族的成员就齐聚一堂,共进团圆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其中鱼和粉丝是必不可少的。鱼寓意着 “年年有余”,粉丝则象征着 “长长久久”。在享用美食的同时,家人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这顿团圆饭,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家庭的温暖,也让我明白,无论身在何处,家始终是心灵的港湾。
除了团圆饭,放鞭炮也是除夕的重要习俗。一大早和晚上,村子里都会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听长辈们讲述,放鞭炮源于驱赶 “年兽” 的传说,人们相信鞭炮声能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在鞭炮声中,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三、春节当天的庄重与热闹
春节当天,家中的男人和青年们前往村里的祭祖地点进行祭拜。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 “三叩九拜” 的祭祀仪式。在祭祀过程中,大家神情庄重,摆放祭品、点燃香烛和鞭炮,向祖先表达敬重和怀念之情,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昌盛。祭祖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也让我对祖先的辛勤付出和庇佑心怀感恩。
这一天,村子里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禁忌。比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因为人们认为新年第一天所说的话会影响一整年的运势;在厨房门前挂上两颗生菜,寓意 “生财”;不能干活,不能洗衣服,要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迎接新年。这些习俗和禁忌虽然看似琐碎,但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年的敬畏之心。
晚上,村子里组织游龙灯活动,这是我最期待的环节。当龙灯游到家门口时,每家每户都会敞开大门迎接。龙灯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穿梭于村子的大街小巷,整个村子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我跟随着龙灯队伍,感受着人群的热情和节日的喜悦。游龙灯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村民们团结一心、共同庆祝新年的象征。
此外,带着小孩去给亲戚拜年也是春节当天的重要活动。小孩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寓意压住邪祟,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在拜年过程中,我看到了亲戚之间的关爱和祝福,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亲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四、大年初二的缅怀与传承
大年初二,男人们会去自家逝去老人的墓碑前烧纸,俗称 “上登”。我跟着家人来到墓地,看着他们摆放祭品、点燃香烛和纸钱,向逝去的亲人诉说着思念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家族情感的延续和对先人的缅怀。“上登” 这一习俗,让我明白家族的传承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情感和文化的传承。
五、元宵节的温馨与希望
元宵节,每家每户会在屋子一周插上蜡烛。当夜幕降临,蜡烛被一一点燃,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闪烁,整个村子被温暖的光芒笼罩。蜡烛寓意着光明和希望,祈求家庭在新的一年里光明顺遂。我和家人围坐在烛光下,分享着节日的喜悦,感受着家庭的温馨。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每一个习俗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实践感悟与思考
通过这次春节在天宝村的实践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春节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春节期间村里的人口减少,许多传统习俗的传承面临挑战。例如,游龙灯活动中参与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记忆也逐渐被遗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文化教育,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开设文化课程等方式,让他们深入了解和热爱家乡的传统文化;二是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家乡的春节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三是结合现代元素,对传统习俗进行创新,使其更符合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
这次春节实践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热爱和责任感。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天宝村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周世雄 来源:大学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