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为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与潜在机遇,明晰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参与意愿,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此次调研,旨在为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然而,在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组织此次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社会实践调研,期望提升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三、调研内容
不同群体认知度:针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地域的人群展开调研。对青少年,通过学校实地访谈和线上问卷,了解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接触传统文化课程的频率与内容,如诗词背诵、书法绘画等,以及对传统文化活动如汉服展示、传统节日庆典的参与热情。对于中青年职场人士,以线上问卷和线下座谈会结合的方式,询问他们在工作之余主动参与传统文化学习或活动的情况,例如是否参加过国学讲座、传统技艺培训等。针对老年群体,主要通过社区走访,了解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记忆与传承,像地方戏曲、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传承途径与问题:调研各类传统文化传承途径的效果,如学校教育、家庭传承、社会机构推广等。探究学校在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家庭中长辈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与方式,以及社会文化机构在组织传统文化活动时面临的困难,如资金短缺、专业人才不足等。
创新需求与期望:了解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期望。青少年希望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如开发传统文化主题的电子游戏、动漫作品;中青年期待传统文化能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如传统服饰的日常化设计、传统美食的创新营销;老年群体则希望在保留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
四、调研总结与体会
此次调研使我们全面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不同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参与度差异明显,传承途径各有优劣,创新需求也丰富多元。在未来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中,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承体系。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采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激发青少年兴趣;家庭要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意识,言传身教;社会机构要整合资源,加强合作,解决资金与人才难题。同时,要积极响应各群体的创新期望,运用现代科技与理念,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