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南财学子“三下乡”:苗银一锤一传承,控拜百匠谱新篇

时间:2023-07-10 关注:

财学子三下乡:苗银一锤一传承,控拜百匠谱新篇

  (通讯员:晏冰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乡村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生长的沃士,非遗多数来自这片沃土,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戏曲、民族舞蹈、民间美术、乡村民俗等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非遗资源,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于是,2023年7月4日,南京财经大学“红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贵州省黔东南雷山县控拜村进行苗族非遗文化学习。

  图1 团队成员拜访穆你应老师 (凌可 摄)

  7月4日下午,团队准时到达了穆你应老师的工作室。穆你应老师于1979年生于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是家族第十二代传人。曾于2011制作作品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传统工艺获得一等奖,于2012年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残疾人联合会特受予全省自强模范称号。

  图2 穆你应老师正在制作银饰(罗欢 摄)

  通过采访团队了解到,穆你应老师从事银匠工作主要是由于家族传承,银饰制作手艺是从祖辈一直传承的。作为银匠,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作为旅游文创售卖以及定制。银作为苗族一种常见的金属,代表着身体健康,每一件银饰的雕刻花纹又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近年社会对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关注度,银匠的工作收入勉强能维持日常生活。但银饰的制作工艺复杂,学习时间长达几年,整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而初学者的成品不够精美难以取得收入,各种困难导致银饰文化传承遇到瓶颈。

  结束采访后,团队一行人又来到了穆你应老师的家乡——控拜村。团队成员向控拜村党支部书记龙泽录了解了相关情况。

  图3 团队成员来到了控拜村(凌可 摄)

  控拜村作为银匠之乡,村内青年全部从事苗银打造工作。书记表示,村中银匠大多为40岁-50岁左右的中年人群,其次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群。银匠大多分布在不同的苗寨以及各种旅游地区工作,而留在村内就业的银匠几乎没有。此外,副书记向团队展示了控拜村留村人群的调查数据,团队了解到每户人家都有至少一人留在本地,整个村的留村人口率将近50%。书记表示,控拜村有近半的人留村是因为银匠事业带动了村内发展,村民不用外出便能维持生计。银匠打造苗银,不仅解决了自身生活所需,同时也传承了苗族文化,带动了控拜村的经济振兴发展。

  图4 团队成员正在和控拜村书记交谈(李睿潇 摄)

  通过两天的走访学习,团队了解到苗银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再通过当下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销往各地。通过访谈得知,银匠在传承文化受到了贵州省政府的帮扶,政府通过经济帮扶、让银匠免费出国学习外国银饰文化等方式给予银匠传承与创新的支持。此外,银匠工作目前存在收入普遍偏低、青年继承人口偏低、制作工艺复杂、性价比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人真正地了解热爱民族文化,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民族文化传承,社会给予民族文化更多的关注度以及支持。

作者:晏冰冰 来源:南财学子三下乡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