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彝乡云支教:探寻烽烟家书中蕴藏的母爱

时间:2023-07-14 关注:
伟大精神铸辉煌,奋斗青春谱华章。为了弘扬红色教育,启蒙培养彝族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7月13日,西华师范大学彝乡云暑期实践队于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西河片区文科楼623会议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第四天的暑期实践活动,进行课堂教学。本次课堂的内容为一曼家书——甘将热血沃中华,主讲人为彝乡云暑期实践队成员苗佳佳,喜德中学高一五班的全体学生参加。
图为彝乡云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课前调试设备的场景。
甘将热血沃中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封情真意切,坚定信念的红色家书,是峥嵘岁月最真实的见证包含着中国人的赤子之情和家国情怀。红色家书,纸短情长,一封红色家书,是赵一曼同志坚贞不屈、顽强斗争的崇高精神。赵一曼给儿子写下了遗书,一生的母爱和寄托最后都凝结在这封遗书之中,她用自己的牺牲留给孩子最后一次身教,她代表了一个民族五千年永续的不屈精神。实践队为了让彝乡学子感受到革命年代间先烈们无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将“一曼家书”作为第三节课主讲内容,以红色家书为媒介,讲述家书背后的故事,培养彝乡学子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
一曼家书亘古弥新
下午3时30分,第三节课堂正式拉开序幕,实践队成员苗佳佳开始了激情的讲解。苗佳佳从赵一曼的生平讲起,谈到她学习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而不得不将自己的孩子寄放在陈达邦家;领导抗日活动,却不幸两次被捕,最后牺牲。“赵一曼用血浇灌了我们抗日革命伟大事业,是我国抗日民族英雄,她不畏艰险、不畏强敌向日本帝国主义发起了激烈的反击,这种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喜德中学高一五班的学生听后纷纷动容,在课上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与看法。“真可惜,这样的英雄没能见到新中国成立一定很遗憾吧!”“她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真伟大!我也要做这样的大英雄!”这是喜德中学孩子们的心声。
随后,苗佳佳展示了赵一曼女士写给自己儿子的家书,家书内容字字泣血,无一不诉说着她作为一个母亲的遗憾和作为一个革命战士的自豪。苗佳佳结合自己的感悟引领喜德中学的学生们发表内心真实的情感。“我是宁儿,我一定很舍不得母亲。”“赵一曼烈士太伟大了,对孩子即使有着万般的不舍,也毫不犹豫选择为革命事业奋斗至牺牲。”由于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没有在身边,对这种与母亲不得不分开的情感感受更为深切,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偷偷抹眼泪,甚至有学生表示回家后要与父母通电话。“我只是见到爸爸妈妈的时间比较少,可是宁儿却再也没有机会见到爸爸妈妈了。”这是喜德中学高一五班的一学生在课后所说的话,可见这堂课对学彝乡学子影响之深。
我辈“成人”志报国
通过本次课堂喜德中学高一五班的学子了解到了赵一曼烈士的生平,学习到了那封家书背后的故事以及蕴含的精神,让红色血脉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中。赵一曼女士在家书中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彝乡学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坚定的信念。她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也点燃了喜德中学学生的爱国之火,激发了彝乡学子对民族自豪感的认同,有利于凉山的孩子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积极行动,从而走出大山,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赵一曼是深情的母亲,更是坚定的革命战士。那封迟到的家书,包含了舐犊之情,也充满了报国之心,正如她的诗《滨江述怀》里吟诵的那样:“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我辈青年当不忘历史,奋发向上,确保红色精神永不褪色,写出属于我们这一带的精彩篇章。
 
作者:鲜羽欣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彝乡云暑期实践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