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

时间:2023-07-20 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情况,2023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淄博市 “齐梅吹雪”工作室,深入体验和学习扎染和蓝印花布手艺,助力传统手艺的在新时代、新技术下的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和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通过媒体手段出现在大众视野,实践前期,实践队员通过抖音平台与“90后”手艺人刘峥老师取得联系,在确认好天气状况与时间后,实践队员来到刘峥老师的工作室,开始今日的体验活动。
一扎一染,古韵今亲
初入工作室,实践队员便被满墙的创意工艺品与古色古香的建筑遗迹所吸引,一股穿越千年的质朴与纯粹扑面而来,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作为一名青年设计师与手艺传承人,他从事和热爱这项工作已有八个年头,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在古朴的艺术作品中融合不同的元素,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新作品的表现形式,让古韵与时尚融会贯通。
图为刘老师指导实践队员扎棉布接下来,实践活动进入正题,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开始用脱脂的棉布制作鱼鳞纹扎染作品,由细绳从棉布一角向内卷,结束后用力将卷好的布扎紧,等待进入浸染的过程,成品将呈现一片片的鱼鳞累积,相互交错的纹路,是较为基础和简单的扎染方式。此期间,刘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由平针缝绞法、任意打结扎法、包豆子花法等方法完成的作品,“财源广进”“百花齐放”……各式各样的扎染作品彰显着独一无二的文化风韵。
月白天青,布里生花
扎好棉布后,队员们跟随刘老师移步染缸。队员们了解到,这一缸染液的原料也大有来头,由天然植物板蓝根、寥蓝等制作出靛泥,加入高度白酒、草木灰或工业碱、清水、冰糖等,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发酵成我们最终需要的染液。将扎好的布料浸入染缸,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颜色的微妙变化也逐渐揭开神秘面纱。
图为刘老师指导实践队员浸染扎紧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品无法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更深刻了些。一棉布、一针线、一靛蓝,经历了层层渲染与自然干燥,纯白的棉布也盛开举世无双的文化之花。
创新赓续,数字助力
在数字化时代,非遗传承渠道的数字化、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不仅在于提高非遗的社会能见度,拓宽相关非遗产品的销路,更在于带来非遗保护传承理念的创新,进而为非遗衍生品的设计、研发、生产等提供助力,在保护、传承中形成一种新的知识生成和经验传递,让非遗在创新中“活”起来。
在扎染作品晾晒之余,刘老师开始向队员们介绍墙壁上悬挂的作品,“从前蓝印花布家家户户都有,用于桌布、床上用品,现在生活变化了,大众的选择多了,传统文化创新要跟着时代走”,一个小小的桌面摆件,融合了扎染、刺绣、书法三种元素,既满足现在年轻人文艺风的需求,更体现了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的创新发展,清新脱俗的气质刹那间便体现出来。
图为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介绍作品除此之外,刘老师向实践队员们分享到,从2021年接触新媒体平台,初心是借助这个途径让更多人走进和了解非遗,逐步体验和传承非遗,让沉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现在看来,实践队员通过新媒体发现扎染、体验扎染,更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非遗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今,新媒体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利用互联网让更多人、更多青年人“看见”非遗,发展创新非遗融合就是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碰撞,由此为新时代的生活者打造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共同空间,从而让非遗因重新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而获得新生。
图为实践队员与刘老师合影
作者: 邵明阳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