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激活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时间:2023-09-01 00:47:17 关注:
为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紧跟乡村振兴步伐,深入观察农民生活现状与乡村生态环境,7月4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实践团来到贵州省金沙县岩孔街道上山村开展了实地走访调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而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把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通过产业振兴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的配备,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建设一个乡风文明、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
岩孔镇山上村,距金沙县城17公里,位于金沙岩孔镇集镇北面6公里,是金沙县与仁怀市的交界处,是岩孔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寨。
仲夏时节,从金沙县岩孔街道出发,沿着山路蜿蜒而上,半个小时车程,便来到莽莽群山中的上山村。上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闵远威带领实践队员们走进上山村,并介绍道“现在全村人口中,有70%是苗族,这里的苗族同胞能歌善舞,蜡染刺绣样样精通。我们目前有100多位苗绣传承人,专业绣娘有50余位。”如今,上山村的蜡染刺绣不断发展拓新,逐渐成为上山村为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法宝”。
 
图为上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闵远威同实践队员交流。通讯员 龙文雪 摄
在闵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来到了上山村村委会。一位名叫马学珍的绣娘拿出她绣的苗绣布料摆在桌上给队员们近距离观看。观看过程中了解到,马女士所绣花纹的面料为所制苗服的部分面料,在面料上绣上自己想要的花纹,再将所绣好的部分缝制起来,制成成衣。在交流过程中队员问道“苗族服饰都需要制作哪些部件”时,马女士拿出她手机中拍摄的苗服成衣的图片给队员们看,并解释哪一个布料对应成衣的哪一个部分。“这个是裙子的花纹,这个是裙腰的花纹,这个是披肩的花纹。”说着马女士便拿着披肩的部分披在肩上给队员们展示,裁剪得当的尺寸,独具创意的花纹让队员们眼前一亮。
 
图为马女士上身展示披肩。通讯员 王紫紫 摄
“这个姐姐的眼里透着温柔和坚韧”,队员们这样评论马女士。马女士骄傲地给队员们展示了她亲手绣的第一套苗服的照片,又给队员们展示她具有独特样式的花纹。“我们所绣的图案都是没有标准参考的,全凭自己想象来创作。这个图案是我绣出来的,别人拿着照片参考,到现在也没绣出来”,她如数家珍地道出她绣过的图案,队员们所见的每一个苗绣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绣娘别出心裁的设计,一针一线勾勒出独具魅力的苗族特色刺绣。
随后,队员们跟随闵书记和绩效干部张学丽前往上山小学。“我们这里不仅设有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课程,还另外增设了苗语和苗绣课程,是少有的‘双语’学校。”,老师一边介绍一边带领队员们观看该小学学生绣的苗绣作品。队员们拿起一幅苗绣作品近距离观察,才发现背后的“玄机”,学生的整齐走线作品后面有许多走乱的线。张女士解释道,“这是因为学生们学习苗绣不久,不会藏线,所以作品后面有走乱的线,但是专业绣娘的作品,无论正面还是反面都没有走乱的线,甚至线头都看不到。”同学们的绣品被老师们收藏在学校图书室里,小小的图书室,留存着同学们对苗绣最初的印象,寄托着苗族刺绣在新鲜力量眼中绽放的绚丽色彩。
 
图为同学们的部分绣品。通讯员 丁吴霜 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观看同学绣品。通讯员 丁吴霜 摄
此外,闵书记还带领队员们参观了上山村即将在岩孔街道贡茶古镇开业的苗族刺绣和蜡染门店。据队员们实地考察,贡茶古镇的商户多为茶叶商和白酒商,而上山村的居民正带着他们的蜡染刺绣走出“上山”,为贡茶古镇注入新生产业力量,民族特色产业为贡茶古镇增添亮色,传统茶酒文化为苗族刺绣增添韵味,在酒香茶韵中让苗族特色文化广为人知。
“教”以潜心,“传”以致远,这里有精妙的苗绣和蜡染,有独具匠心的绣娘,有生气勃勃的传承人,上山村村民在“走下山”这条路上砥砺前行,深化苗绣文化的意义,落实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的创造活力。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成员们对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上山村立足实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提振村民群众精气神,队员们相信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中上山村定能抓住新时代机遇大放异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上山村部分村干部合照。通讯员 罗乐 摄
 
作者:王紫紫 罗乐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实践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