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缅怀红色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时间:2024-08-26 20:46:28 关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数字中国”战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同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的教导,展现信工特色,7月13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汇红脉”实践团队前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围绕新时代溧阳新四军红色文化“数字+”建设与传播开展调研采访。
  实践期间,实践团队实地参观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展览馆、毛泽东像章陈列馆、新四军廉洁思想教育馆、陈毅元帅诗词将军法书碑廊和纪念广场。通过在各个馆内的参观学习及对相关人员的访问交流,实践团队深入考察了以新四军历史与精神内涵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充分发扬江苏特色新四军红色文化,重点挖掘了数字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传播与继承中的重要作用。
  观历史文物,寻红色记忆
  团队成员们重点参观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展览馆。进入场馆,最鲜明的是门口处一块带有党旗和新四军战士欢呼胜利的浮雕。它把参观者迅速带入了那段峥嵘岁月,心中自然升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馆内展示的一件件文物,诉说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奋不顾身的一生,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革命文物。秦逸 供图
  图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内展品。王宇佳 供图
  实践团发现,随着近几年对“数字化”“弘扬红色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纪念馆选择创新展览的手段,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展示场馆内的展品,增添游客参观的趣味性。
  通过参观,实践团认识到场馆中利用高科技的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为参观者真实还原了新四军日常的生活、学习与战斗,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战斗历程与丰功伟绩。电视机大屏、移动终端小屏在场馆中随处可见,其中关于陈毅家风的语音讲解、烈士生平的数字化呈现更全面地展现了新四军的精神文化。相较于其他红色文化的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感慨这里对于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已经相当广泛了。相关负责人表示用多媒体能够更生动的展示新四军的历史,吸引更多年轻人,并且吸取司令部旧址的经验,未来也会在其他的四处旧址投入数字技术,使得五处旧址形成统一。
  听历史征程,展未来宏图
  参观过纪念馆之后,实践团队邀请纪念馆馆长张燕为纪念馆内呈现的红色文化及纪念馆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详细介绍,并由团队成员张雪珂对张燕馆长进行相关的采访。采访过程中,馆长的介绍使团队成员对新四军的故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实践团队对有关纪念馆未来以数字化形式展现的发展之利弊进行了详细地探讨。“我们结合了史料展览馆内的藏品,推出线上的国防知识的教育课程,中小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馆长介绍到,历史教育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每年他们都会组织开展水西村的小讲解员的志愿活动,寓教于学,提高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交流,实践团发现,该纪念馆以党校为依托,创办了红色基地,组织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带动整个水西村的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采访张燕馆长。李晓寒 供图
  悟红色基因,筑青年魂魄
  实践团成员一路拍摄实践的主题视频,并在访谈结束后参与纪念馆的相关资料的查阅整理,汇集当地新四军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筛选出合适表现特色的作品。一部部红色影片与真实的历史情境呈现在眼前,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奋战话语被复刻在耳旁,彼时,每一位团队成员心中的红色基因愈显强烈。经过此次探访,团队成员王宇佳感叹,为加强红色文化的弘扬力度与红色精神的传承,可以将历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文物保护与文化创意相联合,实现与教育互动,与创新嫁接。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于纪念馆内合影。孔润民 供图
  探访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后,团队成员被新四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深深打动。团队成员秦逸有感而发:“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新四军战士们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指引,不畏强敌、不惧艰险,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勇气,鞭策着吾辈青年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通讯员 张雪珂 李晓寒)
作者:张雪珂 李晓寒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