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古韵流传代代情,文化底蕴荟萃成

时间:2025-01-13 18:58:08 关注:
“古韵流传代代情,文化底蕴荟萃成”
——关于家乡古代戏服文化影响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动员引领团员和青年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所确定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广泛引导大学生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在我的家乡乳山开展了关于古代戏服文化的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古代戏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古代戏服文化进行调研实践,并对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思考。
二、背景与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古代戏曲文化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既是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古代戏服作为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元素,不仅仅是演员身份的象征,更是展示角色身份、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的工具。本次调研实践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鼓励人们助力戏曲传承,深入了解戏曲文化发展的相关现状,让更多人关注古代戏服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三、调研内容
1.文献研究
通过购买和借阅,粗浅阅读了《传统戏服》《龙凤呈祥:中国京剧服装纹样选粹》等多本与古代戏服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论文资料,了解学习了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中为核心的戏服知识,如衣箱这类专用名词的解释及分类等,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了文化自信。
2.群众调查
为充分了解我的家乡乳山市民对古代戏服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兴趣水平,我在小区、商场、广场等场所进行了街头随机采访。热心的市民积极配合,耐心回答了关于戏曲知识、戏服传承与发展意见等问题。通过这次街头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居民对戏曲文化的热爱与关注,他们十分期待戏服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实地考察
为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了解戏曲艺术元素和历史内涵,亲身接触和观赏古代戏服,了解其材质、制作工艺和保存状态,我参观了乳山市古代戏服展览馆。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着戏服,一件件精美的戏曲服装色彩艳丽、风格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每一件都如艺术品般精美,让人不得不为之惊艳。每一件戏服都有着它的故事和价值,或讲述着舞台艺术的传承,或见证着历史时代的变迁,或展现着艺术家们的创作才华。戏曲服饰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角色的服饰、头面、鞋子、帽子和配饰等。不同的服饰和配饰都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因此,戏曲服饰的设计和制作都需要根据角色的身份、性格和表演需求来搭配。朱恒杰老师带我们了解了戏曲服饰的分类,包括蟒服、官衣、帔、褶子、开氅、官衣等。朱恒杰老师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京剧《武家坡》和《二进宫》的内容,并演唱了其中的选段,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乳山戏服博物馆展现了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沉淀,展示了各种形式的戏曲艺术品,传递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情感和文化自信。本次参观我更好地了解到古代戏服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文化底蕴和传承现状,收获颇丰、获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和传承这份宝藏。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1. 起源与发展:古代戏服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宫廷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朝代的戏曲演出形式和服饰风格逐渐形成,如元代的花旦戏、明清时期的宫廷戏等。
2. 形式与特点:古代戏服以华丽、繁复为主要特点,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细节的表达。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通过服装的颜色、图案和装饰物展现角色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3. 制作工艺与材质:古代戏服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包括面料选择、剪裁、刺绣等环节。常见的材质有绸缎、丝绸、金银线等,采用刺绣、刻花等工艺进行装饰,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4. 传承与发展:古代戏服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舞台表演者的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现代流行文化的发展也对古代戏服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良,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要做好戏服文化传承工作,要围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五、结论与展望
在此次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队通过主题采访和参观学习,详细了解了乳山市关于古代戏服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发展现状,深入探求了促进戏服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古代戏服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舞台表演的装饰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古代戏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可以探索其与现代时尚的结合,使其在当代的舞台上焕发新的魅力。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精粹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重要标识,它能够吸引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此次调研活动,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这一嘱托的生动体现,有利于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在行走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深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使命担当。
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书写历史篇章中传统文化的辉煌,是青年思考的重要主题。在本次调研中,我认识到,戏曲文化的传承需要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发力。地方政府应注重经济支持和培训教育,提供资金用于戏曲项目的培训、研究和传承活动,以确保传统技艺得到普及和延续。另外,通过文化活动、展览、节庆等方式推广戏曲文化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个人可以在社区的鼓励下积极参与戏曲文化传承,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以自身为载体,绵延文化的薪火。
另外,借助科技的力量,传统文化的保护方式更多元化。线上博物馆为艺术品和文物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和推广途径;诸如戏服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献、艺术品等的数字化存储,确保其得以长时间保存,不受时间和环境的侵蚀;利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文物和古迹的状态,可以智能化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传统与现代,不应对立,而应寻求交融。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智慧不仅是一种宝贵的遗产,更可为现代产业注入创新思路和灵感。例如,戏服等可以被巧妙地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为市场带来独特价值。此外,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还能够提升一个地方的品牌价值,吸引更多的投资。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业,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地方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社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我会将此次经历内化为自身经验、扎实吸收,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戏服文化等传统文化地传承注入青春力量,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许宜琳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