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至2月28日期间,山东大学法学院“灋系”赴六省十单位关于法学专业型岗位实习体验与就业环境调研团的成员们,分别前往河北省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人民法院等人民法院开展实习。通过参与案件审理、文书写作、调研总结等工作,调研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人民法院的运作机制,践行了司法为民的理念,提升了自身的法律实务能力。
在河北省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实习的李泽园同学,主要参与了“三个一”工作的推进以及相应经验报告的总结编写,并跟随法官在诉讼服务中心开展调研。
在参与并推进“三个一”工作的过程中,李泽园对河北承德两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了深刻体悟:“一村一法官”“一社区一法官”和“一校一法官”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将司法工作融入了党的领导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为化解人民群众矛盾纠纷、推进司法服务的末端落实和厚植德治法治根基做出了新贡献、提供了新经验。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落实诉讼服务一站式建设是承德中院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加强“12368一号通办”工作,将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约管理,依托网络平台实现网上立案、缴退费,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实习过程中,李泽园深刻体悟到了审判工作中司法为民的坚定决心,启迪他在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中,要树立起“如我在诉”的意识,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知识产权团队开展实习的任赖锬同学,主要参与了案件的裁判文书写作、庭审旁听、案卷卷宗整理、案件分析与研究等工作。
他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制度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而基层法院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实习期间,实习期间,任赖锬同学在法官及诸位前辈的指导下,深度参与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研究、审判分析、审判整理等诸案件、全流程、多项目的工作,加深了其对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实务要点、基层法院案件审理流程及重点等方面的理解,进一步夯实其基础法律知识,从而一定程度上有效推进其个人法律实务能力和法律素养的提升。
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实习的宋令敏同学,主要参与了刑事案件的庭审旁听、法律文书撰写、文书送达及卷宗整理等工作。她表示,庭审是法院审理案件的核心环节,通过旁听庭审,她学习了查明事实、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的实际操作,并在法官的指导下掌握了审理报告、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的写作技巧。此外,宋令敏还参与了法律文书的送达和卷宗整理工作,全面了解了审判活动的全流程。她认为,此次实习让她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穷理以至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通过此次实习,山东大学法学院“灋系”调研团的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人民法院的工作机制和司法实践,还在实际工作中将法学理论与实务操作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与法官、当事人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的沟通协作中,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积累了宝贵的职业经验。这段实习经历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坚定了投身法律事业的信念,为成长为高素质法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