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一锤一刀“榼”万古,件件宝物展神韵

时间:2023-07-28 20:54:18 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20日前往即墨古城,拜访市级非遗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寻找童年记忆中的面食榼子,探索葛村榼子的传承新模式。
寻访葛村榼子,感受非遗魅力
7月20日,实践队员们来到即墨古城市级非遗葛村榼子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侧展示架上形态各异榼子,有面鱼、莲蓬、寿桃、元宝、宝葫芦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葛村榼子,又称“饽饽榼子”,最早记载于《齐民要术》,是一种带有花纹图案的模具,用来印制面食,因产于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办事处葛村而得名,传承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榼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春节的时候使用,其他节日也有专用的榼子,如清明节、中秋节的饽花榼子、月饼榼子等。家逢喜事,如结婚娶亲、小孩过百岁、老人寿宴、上梁盖屋等也要用到榼子,还有祭山、祭海等祭祀场面,更需要有面食出场,榼子面食制品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王丕文老师告诉实践队员,榼子与人们生活密切的原因,来自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文化、祭祀文化和礼仪文化,造就了榼子自身特殊的文化基因,每一件榼子都有吉祥含义、礼仪内涵,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体验榼子雕刻,感悟匠心之力
一副眼镜,一把刻刀,谈话间王丕文老师就刻完了手中的一个面鱼榼子。“从选料、大锯割板、晾干、画纸样、弯锯切割、锅蒸包浆、电刨抛光、凿框刻花、抛光、落款,雕刻出一件榼子需要经过10道工序。”
得知实践队员对榼子的制作很感兴趣后,王师傅递给实践队员一把刻刀,认认真真地讲起雕刻的方法和技巧,“刻这个不光要有劲儿,还要有巧劲儿。”
通过王师傅的讲解,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榼子的选材也大有讲究。时代发展到今天,原来陶制等材质的榼子已经消失,现在选用的材质主要是木质。一般选用老梨木为原料,因为果树木材硬度适中,木质细腻、韧性强,经浸泡蒸煮处理后不易开裂,结实耐用,甚至可长达百年。
果蔬花卉、鸟兽鱼虫、文字纹饰……实践队员看到两侧的展览架上不同的图案有几十种,都十分精美,一刀一刻都体现了王师傅的用心。“这些图案都得印在脑子里,花样选择要根据木头形状取舍,每一个图案都是有规律的,要想雕刻手法达到熟练,就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
传承制作技艺,展现非遗文化
2012年,葛村榼子被认定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1月,王丕文被认定为即墨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葛村榼子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12月,青岛饽饽榼子博物馆正式开馆,王丕文应邀入驻馆内大师工作室,向社会展示、传承榼子制作技艺,弘扬葛村榼子文化。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村榼子”的代表性传承人,王丕文老师说,他要将这门雕刻手艺传承下去,但这也是让王老师傅发愁的事情。“现在愿意从事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葛村榼子不愁卖,就愁怎么传承下去。这是祖辈留下的老手艺,再不传承就要失传了。”
葛村榼子,不仅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器物,更是王丕文这样的手艺传承人的热爱与付出。近年来,政府会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补贴,定期推出非遗体验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弘扬非遗文化,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葛村榼子,将工匠精神,将葛村榼子这一手艺更好的传承下去。
 
作者:逄文汇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