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回首来时路,浙财大财税学子探访五老

时间:2023-09-04 17:54:29 关注:
“听着他们用执着和奉献谱写的人生故事,我感觉我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腔热血……”实践服务团的成员在采访过程中深受触动。浙江财经大学“五老忆往昔,青年探来路”实践服务团通过面对面采访的形式随“五老”一起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望未来宏图,了解“五老”扎根故事,探求“五老”精神的红色基因,深耕“五老”精神。
渔歌号子传承故事执笔人——洪国壮
“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为中央首长和首都人民演出。”每当提起这段经历,洪国壮先生总是分外骄傲和自豪,数不清的奖状奖杯,“舟山渔歌号子王”的锦旗整齐地排列在他的工作室内,这对他来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传承渔歌号子阵地的最好奖赏。
黝黑的皮肤,慈祥和蔼的面容,吼起号子来精气神十足,这是大家对洪老先生的初印象。 “号子这个东西,会根据不同劳动作业的强度,随时随地改变的,所以要自己去创作。”洪老先生对传承渔歌号子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渔歌号子传承也遇到了它的瓶颈,政府出资不够、当下受众减少、传承后继无人等问题,都阻碍着渔歌号子的传承和发展。
为延续号子的魅力,再现非遗价值,洪国壮老先生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在历史洪流中守护渔歌号子的音韵。在海山小学校长的邀请下,他免费开班授课16年,教孩子们学唱渔歌号子,讲述渔歌号子的前世今生。作为舟山渔歌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洪国壮老先生曾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演出,演出累计1100多场,观众近500万人。为渔歌号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做出了杰出贡献。在谈到渔歌号子的传承问题时,老先生十分欣慰地说,在自己的耳濡目染下,海山小学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了解了渔歌号子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渔歌号子的传承与保护,感受到了渔歌的韵味,渔歌号子的影响力正在以可喜的速度扩大,登上世界级的舞台,也“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舍桃李蜡炬犹热老教师——吴祥法
曾在文革期间被迫下海十二年的老教师吴祥法先生,在命运的选择权回到自己的手中时,毅然走回了从教的道路。从十余年的渔业从业经历到重回讲堂教学数理化、打破当时大众对民办教师的能力怀疑、完成普通高中学生成绩的大翻身……说起他奉献毕生才华的教学生涯,坚守“红岩精神”的他总是淡淡一笑。
“面对我的学生,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我要靠我的能力去帮助学生,改变我们小渔村一个个家庭的命运。”吴老先生说起教学的初心,眼睛里满是光芒。所教学生在84年极具挑战的数学高考中超浙江数学平均分二十余分的艰苦与辉煌,更是让他每每提起就激动非常,险些落泪。吴老先生在说起自己的高考失利的学生经历时调笑自己是半路出家的老师。学历不是硬条件,他自学的毅力与决心、教学的努力与天赋无法掩埋。余热尚存,退休后被返聘为思政老师的他依旧为能够坚守讲台而感到十分知足。教师生涯中断,到顶住压力打出学生成绩漂亮翻身仗,再到退休后思政教堂再发光,吴老先生“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现实写照点亮了小渔村,更点染了五老精神的历史画卷。
聆听五老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一代代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用他们的忠诚与担当塑造了“五老精神”。正当年,他们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退休后,他们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发光发热,描绘出无限夕阳美好图景。通过面对面的采访形式,实践团成员们更加真切和深刻地体会到了“五老”的榜样力量与精神感染力,以“五老精神”为思想旗帜,扬中国之风范,接续传承弘扬“五老精神”的时代篇章。
 
作者: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五老忆往昔 青年探来路”暑期社会实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五老忆往昔 青年探来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