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2月21日-2月24日,智慧城市与交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队以“竹丝绕指,成渝交织”为主题,前往成都市崇州市和重庆市梁平区调研道明竹编和梁平竹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在成都市崇州市,实践队成员们不仅实地走访了当地的文化遗址和工艺品制作工坊,还亲手体验了道明竹编的制作过程。他们采访了道明竹编非遗传承人杨隆梅老师,聆听了她对于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的讲述。通过与杨老师的深入交流,实践队成员们对道明竹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随后,实践队前往重庆市梁平区,探寻有着“天下第一帘”美称的梁平竹帘。在梁平百里竹海,队员们沉溺于满眼青翠,感叹于绵延起伏,风起碧波的竹海。随后参观了流芳工艺竹帘厂,在厂里老者的指导下亲自体验了“织帘”这一制作过程,在传承人手下灵活快速的织机到了队员的手上却寸步难行,直观地反映出制作竹帘并坚持数年的艰辛于不易。在牟寅初老师的家庭作坊中,队员们触摸感知由三种不同宽度竹丝编织成的梁平竹帘,切身体会到梁平竹帘“薄如蝉翼”的特点,深刻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技艺的魅力和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道明竹编和梁平竹帘都是以竹子为原料,但在成渝两地却延伸出了两种不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种竹制品在制作工艺、用途和文化内涵上都有所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十分紧密,共同组成了巴蜀地区独特的竹文化,构成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巴蜀文化之旅,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成渝地区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这条走廊上,道明竹编和梁平竹帘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重要的文化标识。它们不仅展现了巴蜀地区独特的竹文化,更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通过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和与传承人的深入交流,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些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成员们将继续关注成渝地区的竹文化发展,积极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他们将以实际行动推动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将不断挖掘和宣传巴蜀地区的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片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