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0日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中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它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智慧与情感的深邃表达。在这些活态传承的宝藏中,我们能看到古老的织锦技艺如何在织女的巧手下绽放异彩,每一根丝线都蕴含着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能够感受到那些看似简单的民间手工艺,如陶艺、剪纸、刺绣等,在匠人手中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故事与梦想。通过与“民族艺术的对话”对非遗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爱民族的情怀,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探索学习即墨花边(鲁绣)技艺与文化,为这门老手艺传承保护和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
作为青岛首个非遗文化活态体验空间,包含有“山海匠心”“山海民俗”“山海喜韵”“山海街市”及“数字非遗”五大版块,亲身体验那些承载着海洋文化精髓与独特魅力的非遗项目。精选国家级项目如“即墨花边制作技艺”、省级非遗项目如“大欧鸟笼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如“海产品制作技艺”等具有青岛特色的非遗项目作品参与展览,推出“山、海青岛市民俗非遗主题展”,展示青岛地域特色、突出海洋文化特征。在“数字非遗”展区中,场馆创新性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青岛非遗以更加鲜活、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山海民俗”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嘉馨 供图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内图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嘉馨 供图
即墨花边,作为鲁绣的一种,是青岛即墨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手工艺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艺深受人们喜爱。即墨花边技艺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发展历史,其基础技艺源于鲁绣,并与即墨西北地区的“小扣锁”技艺相结合。
通过场馆内工作人员的讲解,社会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即墨花边的悠久历史。早在乾隆年间,即墨西北地区便已广泛流传着“绣花”和“小扣锁”的技艺。到了20世纪初,即墨手工艺人引进意大利花边在当地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从工艺、图案方面不断改良即墨花边,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即墨花边技艺。
即墨花边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于一体,并融合了80多种针法,如一针网、二针网、三趟布、四角花、缠柱代锁、搁边、代边等。这些工艺和针法的完美结合,使得即墨花边在织绣上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主要原料是优质亚麻布和特制丝光线,色泽以米黄、漂白为主,清隽淡雅、质感逼真,具有浮雕般的艺术效果。在图案设计上不断创新,传统刺绣的图案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花卉等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即墨花边在图案上融入了更多的几何图形和现代元素,形成了上百种图案样式,呈现出几何图形之美、对立统一之美、中西合璧之美。
即墨花边在传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兴衰沉浮。改革开放后,机绣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即墨花边手工制作技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业人员、生产企业锐减,即墨花边一度陷入困境。然而,在非遗保护政策的推动下,即墨花边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即墨花边厂破产后,花边设计师王军等人重新寻找即墨花边的出路,通过创新设计、开发新产品等方式,使即墨花边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在“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馆”参观学习后,社会实践队队员们随即展开讨论:即墨花边应积极求变,可以通过网上直播带货等新形式开拓国内市场,改变过去花边产品单纯依赖出口的不利局面。同时,随着国潮风的兴起,即墨花边将自身融入汉服和旗袍等传统服饰中,主动拥抱日渐广阔的国内市场。此外,即墨花边还开发出带有即墨花边的装饰画、十二生肖团扇、书签、香囊、改良汉服等文创产品,满足更多群体的消费需求,更好的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之美,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每一份作品都是匠人心血与情感的凝结,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的载体,精神的寄托。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非遗项目如同历史长卷中的一抹亮色,照亮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之路,让后人得以窥见先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通过对山东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入的了解,实践队队员们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不断探讨非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传承和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不断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保护非遗,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根脉,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熠熠生辉,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通讯员 张嘉馨)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崔贵珍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