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田梦支教团踏上了探索侗族传统文化的旅程。我们的目的地是中国侗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是我们深入了解并体验侗族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
青山绣裳,绿水织锦洋洞的山野是敞开的、坦荡的,他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我们这群外来客的到来。于青山绿水间,支教团成员们换上了侗族传统服饰,似乎穿越时空,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我们漫步于蓝天白云之下,行走在梯田的田埂之上,时而仰望天际,时而远眺群山,时而又低头轻抚那随风摇曳的稻苗。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自然最纯粹的气息。
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洋洞
实践团成员体验侗族服饰文化
笙歌绕寨,侗韵绵长在这里,我们有幸聆听到当地侗族村民的芦笙歌,芦笙歌旋律优美而悠扬,清新而澄澈。音符跃动间,尽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深情倾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片和谐与安宁。通过与侗族村民的深入交流,支教团成员们不仅领略了侗族民乐的独特魅力,更深刻地理解了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姜爷爷的芦笙演奏
织布为衣,蓝染为裳侗族的蓝染、织布工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这项古老的手工艺,承载着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蓝染制作过程复杂耗时:纯手工纺纱、织造,泡蓝,打靛,沉淀,织布浸染,晾晒等,经过时间的发酵,蓝染遂成。侗族蓝染,源于侗族人民辛勤的双手,更源于自然的馈赠。侗族蓝染、织布,是时间与技艺的结晶,是文化与自然的对话。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那些源于生活、融入自然的传统技艺,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
实践团成员感受侗族织布工艺
“未亲历贵州村超,便未曾真正领略贵州之美。”7月20日,支教团成员们来到了贵州村超总决赛的现场。纯粹的足球,质朴的热爱,爆火的氛围,民族的风情在这里大放异彩。
村超上的民族合奏
坐在村超球场观众席,抬眸远望,是贵州的群山巍巍,洋洞村就在那山上,我们从村里一程程南下,来到榕江。村超的最后是音乐烟花秀,随着侗族琵琶歌《水龙吟》的厚重乐调响起,穹窿之下烟花也奏起轰鸣的乐章,相互交织,共同为民族合唱的绚烂场面加冕。那一刻,我们似乎听到了远山在呼唤,他们就在那里,在千沟万壑间长青不晦,在悬崖峭壁间自有明媚,吸引我们去追随,去追随青山,去追随独属于青山的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