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探寻侗族文化,体验非遗魅力——信息院学子赴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开展暑期实践
时间:2024-08-03 02:22:45 关注:
文化为民族之魂,而文化认同则是民族团结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追本溯源、承续精髓,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塑造文化认同的过程中筑牢情感基础、明确价值导向、深化内涵追求,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认同的纽带,更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共同缔造璀璨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为深入了解侗族文化,体验非遗魅力、传承牛耕文明,田梦支教团于7月20日来到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将实地参观、亲身体验、深入访谈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让成员们切身走近别有韵味的民族文化,从而激发他们守护传承的神圣使命感。一、牛耕部落实地调研牛耕部落由上洋、下洋、岑埂3个村构成,是中华农耕文明保存最为完整的遗存地,传统“牛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态循环模式,洋洞是传承“牛耕”文化最为完整的山村,该区域的梯田上建有很多牛棚,农户将耕牛喂养在高山梯田牛棚里。村民们用最传统的牛耕方式耕种,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每逢春耕季节,千牛同耕的景象便如画卷般铺陈在洋洞的山间地头。(一)实地参观接着,田梦支教团走进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开展系列牛耕文化探寻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历史演变,实地参观牛耕稻鱼鸭共生生态系统。团队置身于袅袅云雾间,抬眼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梯田,回首是连绵无际的幽幽远山,在心旷神怡的同时,也感叹于劳动人民的博大智慧。 实践团参观牛耕部落 刘沁原 摄
梯田地貌 周灼华 摄
当地村民结合高山梯田地势特点,延续古老的农耕法,原生环境加上以“牛耕+稻、鱼、鸭”共生系统为基础的耕作方式,使域内保持着生物的多样性。
团队成员来到牛耕部落特色民宿,品尝当地美食,试穿民族服饰。回味无穷的酸汤牛肉、清香软糯的胭脂紫米、口感独特烟熏腊肉——在温暖人心的烟火气里,拥抱浓烈民族风情。
特色民宿 宋鑫 摄
特色美食 蒋霖 摄
二、寻一粒谷种,守一方乡愁——“有牛哥”杨正熙采访团队有幸联系到驻村扶贫干部杨正熙进行面对面访谈,深入了解胭脂紫米的“挽救历程”和牛、稻、鱼、鸭共生共养的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的深层原理。作为洋洞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杨书记时刻铭记个人使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他将原来洋洞村梯田间修建的“牛棚”改建成“小木屋”,经营“牛棚客栈”,开展“千牛同耕”活动,创建“洋洞有机小镇”,打造了集“有牛米”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牛耕部落”。 支教团沃凌宇采访有牛哥杨正熙 刘沁原 摄
有牛哥用双脚走遍黎平大大小小的村寨,收集水稻品种六十多种。老稻种被种在农田里,沐浴阳光和雨水,逐渐长高、不断成熟的时候,是救种也是助民,既保障了物种的延续,也守住了乡愁,传承了文化,传为一桩美谈。“那是一幅良田美池、鱼鸭嬉戏、千牛同耕、鸡犬相闻的农耕文明画卷,画中的洋洞人都可以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杨正熙在访谈中畅想道。 三、探访非遗传承人,感受芦笙之美侗族芦笙是一种传统民族民间乐器,它由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侗族芦笙舞有自吹自舞、吹者自舞、舞者自吹等多种表演形式,乐手往往边吹边跳,做出大幅度左右摇摆动作,表演独舞和对奏时则需时而旋转,时而蹲跳。侗族芦笙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长期在民间承沿不绝。(一)对话芦笙非遗传承人,了解民族文化循着悠悠芦笙声,迎着阵阵稻田香,团队来到非遗传承人姜爷爷家中。姜爷爷坐在自家的吊脚楼前,轻轻摩挲着那支陪伴他多年的芦笙,他与芦笙的故事缓缓展开……实践团实地采访非遗传承人 刘沁原 摄
(二)现场感受芦笙魅力,欣赏表演采访的最后,在团队成员的盛情邀请下,姜爷爷举起芦笙,现场吹奏了极富侗族特色的《集合曲》。白云下,田野间,田梦支教团成员沉醉于悠长绵远的笙声中,更浸润在侗族瑰丽的民族文化中。悠悠芦笙,不仅是音乐的汩汩流淌,更是文化的深情传递。它讲述着祖先的故事,诉说着村庄的历史,让每一个倾听者都能从内心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底蕴,也对它的美好前景满怀希冀。 芦笙演奏 周灼华 摄
芦笙 周灼华 摄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则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田梦支教团将持续聚焦侗族特色文化,不断发力,努力绘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贵州篇章,最终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通讯员:宋鑫)
作者:田梦支教团 来源:大学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