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南水北调源头,鉴水利工程之美
时间:2025-02-22 13:53:20 关注:
自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4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1.2亿人口。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作为“东线源头”,年均调水量约占全线70%,其生态保护与科技创新经验为世界跨流域调水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对南水北调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认识,“江河联袂•百十承志”实践团于2月17日前往扬州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公园,开展线下南水北调调研考察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参观展厅与互动体验,近距离在南水北调源头公园感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宏伟成就,旨在领悟水资源保护的深远意义。
走进公园展厅,溯源东线工程
扬州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起点”,这里承担着长江水北送的重要使命。在讲解员带领下,实践团通过展览介绍、动态影像与历史照片,全面了解工程了从规划到建成的艰辛历程,认识到一江清水北送需要跨越13个梯级泵站、涉及数千公里调水线路,这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深入探访公园,共赏江湖风光
随后,实践团队走进源头公园核心区,碧波荡漾的输水河道与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相映成趣。通过考察,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到,为了保障‘一泓清水北上’,扬州实施源头湿地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打造了‘清水走廊’与‘生态屏障’双重体系。在看到公园调水前后水质的显著变化后,成员们不禁纷纷感叹,扬州在生态治理方面,为其他南水北调工程地区的水源保护树立了标杆。
感悟水利力量,共筑“清水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来到扬州,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他曾在发言中叮嘱:“一定要确保一江清水向北流。”水安全,是国家人民心系的问题。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动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能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此次实践虽然落下帷幕,但青年学子对绿水青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经此一行,实践团的每个人不仅深刻理解了科学调配水资源的复杂性,更承诺以专业知识助力节水护水。后续,实践团将围绕水利等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青春动能。
作者:刘粤华 来源: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