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江河联袂·百十承志“实践感悟——朱逸飞

时间:2025-02-22 14:00:36 关注:
假期中,我参与了商院的“江河联袂,百十承志”实践团的活动,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增长见识的机会,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与成长蜕变。通过这次实践,我对河海大学的历史传承、水利事业的重大意义以及水利精神的内涵,有了更为透彻的感悟。
校史探究,是我走进河海精神世界的第一步。踏入西康路校史馆,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馆内陈列的每一份资料、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河海大学百年来的奋斗与辉煌。从学校创立之初的艰辛探索,到在不同历史阶段为国家水利建设输送的大批栋梁之材,这一切都让我对学校的发展历程有了清晰且全面的认识。与高龄退休教师和校史馆馆长的交谈,更是为我揭开了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神秘面纱。退休教师们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在河海的求学与工作岁月,那些充满激情与拼搏的故事,让我深切体会到老一辈河海人对水利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坚守。他们的讲述,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精神的传承,让我明白河海大学之所以能在水利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河海人的不懈努力。
实地考察水利工程,是这次实践中最震撼人心的环节。站在黄河胶东传输干线旁,亲眼目睹黄河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源源不断地流向胶东地区,解决了当地的用水难题,我深刻认识到水利工程对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巨大影响。这项伟大工程的背后,是无数水利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其中也凝聚着河海人的心血。在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我再次感受到河海大学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座宏伟的水利枢纽,犹如一颗强大的心脏,将长江水有序地输送到北方,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站在枢纽旁,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建设者们在艰苦环境中,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高超的专业技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的场景。虽然未能实地考察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但通过查阅资料和与校友交流,我对这一工程的重大意义以及河海大学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人物专访环节,让我有幸与那些在水利一线默默奉献的河海校友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在南水北调工程和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亲身经历,我被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水利精神深深打动。一位校友回忆起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初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技术难题,他和他的团队毫不退缩,日夜奋战在工地,不断探索创新,最终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还有一位校友分享了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长时间坚守施工现场,与家人聚少离多的感人故事。他们的话语朴实无华,却充满力量,让我深刻理解到水利精神不仅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是一种默默奉献、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实际行动。
在讲好河海故事、传承河海精神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实践纪录片的制作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在制作纪录片时,我精心挑选每一个镜头,仔细剪辑每一段画面,力求将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纪录片,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河海大学在水利事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感受水利精神的魅力。在撰写调研报告时,我深入挖掘水利工程中的 “小人物大历史”,从一个个平凡水利工作者的故事中,展现出水利精神的传承与延续。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却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水利精神的践行者,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次实践活动,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让我对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深刻领悟到河海大学的精神内涵和水利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传承和发扬水利精神,为国家的水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只要每一位河海学子都能肩负起这份责任,河海大学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国家的水利事业也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
 
作者:朱逸飞 来源:河海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