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寻根铸魂: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年实践团探寻千年非遗古韵

时间:2025-03-05 21:34:18 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非遗面临着逐渐消逝的风险。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号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竹艺承贤实践队开展此次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的实践活动,全面、系统地掌握非遗技艺、文化内涵和发展需求;通过非遗技艺体验、课堂教育等方式,推动非遗传承与现代社会融合,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探索其传承与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培养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12月末,实践团队招募成员并明确分工,并联系当地政府文化部门、非遗保护机构、传承人和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取场地、资源支持;开展前期调研,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和技术方案;准备实践所需材料、设备和宣传资料。
  
  实践队成员合照
  
  1月,实践队深入济南、淄博、邹平等地,全面调研多种非遗技艺,记录其流程、技巧与文化内涵,形成2000字详细报告。
  
  蒲松龄故居
 
  
  济南非遗研学基地
  
  在非遗文化传播上,我们为每位传承人制作了专属访谈等特色栏目,并通过新媒体等手段对其宣传,点击率万余次。与蒲松龄世孙等非遗文化传承人达成合作,通过官方抖音号发布视频等方式展现工大学子对保护非遗文化的使命感。用新媒体手段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工大人的帮助下以全新姿态展示在大众面前走进校园开展非遗课堂。
  
  在项目实际落地上,与邹平蓝染等非遗文化基地达成合作,制作了专属工大学子、带有书院特色的非遗文创,用于非遗文化课堂宣传、非遗新创收等环节。在寻访与切实落地帮扶的实践过程中,收获了许多非遗传承人发自内心的祝福。
  
  此外,实践队结合非遗元素设计出IP核心形象,构建完整的IP故事体系,组建非遗传承体验课队伍,推广非遗寒假支教课堂。
  
  非遗云支教课堂
  
  在这段时间的实践征程中,我们步伐坚实有力,实践活动开展得广泛深入。不仅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相关事迹被学校、学院大力报道宣扬,还赢得了非遗传承人们的由衷赞许。我们以创新的手段,践行了弘扬非遗文化的初心。并且,凭借不懈的努力与智慧,我们实现了非遗文化IP的落地生根,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我们仍将依托书院、实践队与非遗基地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深化对非遗文化的探索与传承。我们会把非遗传承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实践队虽然结项,但我们的实践热情永不熄灭,传承之路也永不停息。
作者:竹艺承贤实践队 来源:竹艺承贤实践队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